提到饰品女王,我们想到的,是那个拥有数千名员工的集团的负责人,是中欧国际商学院的毕业生,是2013年3月,福布斯亚洲商界权势女性50强之一。
事实上,曾经的周晓光,不过是一名出生贫困山区的农家女。
是什么让一个农家女完成这样质的蜕变与飞跃?也许这个年代的我们,无法理解1962年的饥饿与阴霾,但周晓光是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她经历过饥荒,有着全家人拼死拼活还是吃不饱的记忆。她的小学、初中,因为贫穷交不起学费、书费而总是被罚站,最终在高一辍学。
但周晓光是争强好胜的,工作起来,她比同龄男人的速度还要快,做的还要多,但那个年代,她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直到改革开放!
为了不被当做投机倒把的非法分子,周晓光一直流动奔波。白天摆地摊,晚上在嘈杂的火车站或者晃动的车厢里,没有座位的时候就钻在座位下面或者行李架上睡觉。她也有着被工商局的人抓住的经历。六年时间里,她南到海南岛,西到云贵川,北到黑龙江,足迹遍及浙江以外的17个省市自治区,也赚了2万元。
1985年,她嫁给了卖绣花鞋的东阳人虞云新,并在不久后,用两人的全部积蓄,买下了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一个面积1平方米的固定摊位,开始专门经营小饰品。夫妻俩一个负责去广东进货,另一个负责在义乌看摊。几年下来,他们就在义乌最好的住宅小区买了新房,在市中心买了店铺,生意越做越好。
但周晓光的好强性格让她没有止步,1995年7月,周晓光夫妻用700万元投资开办了第一家工厂新光饰品厂。此后3年里,产值连续翻番,并逐渐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络。
2000年5月,新光产品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国际珠宝饰品展上,以绝对实力吸引了来自亚洲、美洲、欧洲50多个国家的70多个客户,打破了由韩国人和中国香港人称霸饰品市场的局面。
15年里,新光产品60%做内销,40%出口外销全球70多个国家,且90%以上都是打着自己的品牌。周晓光的净资产达到15亿元。
面对行业竞争,周晓光态度从容淡定。她坚信“独木难成林”,从整个义乌经济发展全局着眼,而不是只看自己的企业。她相信只有整个行业共同兴旺了,才能带动自己跑的更快。所以每次出国参展回来,她都会无私的将所见所闻与同行分享,真正实现行业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除此之外,周晓光曾经借钱帮助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重新站起来,因为她明白,这不单是帮助了企业主,更是帮助了与之相关的更多客户、员工。这是对社会有益的善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