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明指出,“洋垃圾”中普遍存在大量病菌,传染性很强。特别是大肠杆菌,代谢物、粪便、呕吐物中普遍存在。另外,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的保障措施,很容易沾染鸟类的粪便,使得很多服装上存在大肠杆菌。而服装材料中又含大量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碳,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些微生物可以此为碳源来维持其生长,最后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
专家提醒:撕下“洋垃圾”真面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些“洋垃圾”服装打着“外贸服装”等名号,堂而皇之地登入虚拟的网络市场,由于款式新颖、独特,备受年轻人追捧。有网商打出“仅此一件”的口号,销量颇丰——追求个性的年轻人都不喜欢“撞衫”,而从正规商场购买的大众品牌,也很难避免这一点。
事实上,“仅此一件”正是判断服装是否“洋垃圾”的重要标准。由于这些服装是来自海外的二手货,因此,同一款式的码号自然不可能齐全。“一个款式只有一件,很可能就是‘洋垃圾’。即使有断码、清理库存等借口,也不会出现店里所有的服装都只有一个码的极端情况。”专家提示。
识别洋垃圾服装三步骤
第一步:衣服独一件,没有同款其他号。洋垃圾(进口旧服装)款式一般都是以单件出现,很少有相同的款式和规格。
第二步:商标看着旧,主标和洗标卷曲、发黄发旧。如果收到的衣服怀疑是洋垃圾,商标又都被剪去,可以观察商标未被剪掉的剩余部分是否褶皱明显或破旧破损,如果是,那么就要当心了。这个判断标准要放在上面讲的第一步之后,因为如果同款的衣服不止一件,基本就可以判定不是洋垃圾。
第三步:看关键部位的新旧程度,如腋下、肘部、领口等衣服有些地方特别容易显旧。如果是毛衣,则要看是否有起球,有很多毛球的毛衣肯定被穿过。还有其他一些辅助的判断方法,比如看纽扣和拉链是否失去光泽或者镀层脱落等;缝线是否有脱落,衣服是否有特殊的气味,这个气味不仅指旧货的味道,有时候是批发商为了掩盖异味喷上去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