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仪表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幼儿园、小学、中学学生影响较大、教师衣着不整,反映精神面貌不佳,但奇装异服,也有损严肃端庄,都不利于教育工作。只有仪表大方、衣着整洁得体,才能引起学生的尊重与好感。因此,一个教师在着装方面给学生印象的好坏与否,是影响教师能否在学生中获得威信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穿衣搭配四大法则:
1、整洁美观典雅
2、符合自身条件
3、符合社会环境
4、符合校园环境
女性教师穿衣法则:
1、发型不能怪,发饰不宜多,应根据自己的脸型特征,选择一种简洁易梳的法式。
2、脸部是引人注目的,绝不能蓬头垢面地上讲台,也不能浓妆艳抹,应根据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略化淡妆。
3、要洁净,不要留有笔迹,直接要修剪整洁,最好不佩戴手链、手镯、必要的话可以戴戒指。
4、除体育和实验课外,一般宜穿西服或西服式夹克。穿套头衫也未尝不可,但颜色、图案要有所选择、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或郊游时,最好着一身轻便的运动装。
男性教师穿衣法则:
教师仪表规范的原则是:整洁、文雅、端庄、大方、一般说来,男教师不留长发,不佩戴项链、手链、戒指。男教师们大多爱穿西装。西装是很正统的服装,有严格的着装规范,男教师的服装简洁而端庄、明快而得体,符合教师职业规范。
幼儿教师穿衣法则:
幼儿园教师穿衣应选择一些色泽鲜艳、明快的服饰,给幼儿们以美的熏陶。应选服饰要“流行中略带保守”,不宜穿太时髦或太暴露。幼儿教师工作时忌讳浓妆、浓指甲油,穿超短裙、超短裤、吊带裙、低胸装、禁忌上班穿拖鞋,带班和看寝时忌穿有响声的高跟鞋。
大学教师穿衣法则:
大学老师在着装上要求得体,不要太暴露,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要穿得成熟稳重、得体大方、干净卫生、简单朴素,不要戴任何发饰或者染发,而且不能浓妆艳抹,鞋子不能是凉鞋或拖鞋,因为教师要给学生起到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