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孩子最难带的年纪莫过于2岁,2岁也被人们广泛的称为“可怕的2岁。”当孩子长到2岁时,你会发现孩子没有“熊”,至于更“熊”。而很多新手父母缺乏管教孩子的经验,也容易被别人冠上了“熊父母”的称号。那么,对于2岁的孩子有多难带,请看以下现象 。
1、2岁的孩喜怒无常,上一秒还在和你大笑,下一秒就就是泪眼汪汪。他们的喜怒无常就像一枚炸弹,不是定时的那种,是随时爆炸的那种。一不小心就轰、轰、轰,父母深受其害。
2、“不要、不要”是他们的口头禅。你让他吃饭,他说“不要、不要”;你让他洗澡,他说“不要、不要”;你啥也没干,他依旧说“不要、不要。”父母可能会不理解,孩子2岁前还乖乖宝,到了2岁为啥变成了淘气包了。
3、任何事情自己做。2岁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吃饭、喝水、穿衣,都可能会自己来完成,不想让别人参与其中。如果你想给他提供帮助,那么他就会“喜怒无常”、“不要不要”。
4、2岁孩子的领地意识。东西都是他的,别人不能碰。比如他自己的玩具是他的,别人不能碰;别人手中的玩具也是他的,他得抢过来。你敢和他反对,他就敢和你作对!
5、不接受失败。为什么我把饭吃不到嘴里,摔碗;为什么我穿不上衣服,摔衣服;为什么我拼不出“城堡”,摔“城堡”。总之,事情他得自己做,自己做不好不接受失败,失败了大不了生气、摔东西,明天再来一遍!
下面,为新手爸妈献上“保命”指南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以上原因,是自我意识的萌发期,他们并不是变“坏”了,而是出现了自我意识。
比如,“不要不要”是他们的口头禅,但他们并非是和父母在作对,他们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意见,但苦于没有词汇、说不清话,只会像电报一样蹦跶出类似一些“不要、不要”的词汇。
父母该如何做呢?
1、冷静冷静在冷静。不要在有情绪的时候处理孩子的问题。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扪心说一百遍: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随我、随我、随我……
2、充分放电。孩子睡了一晚上,休息充足了,白天随他闹腾吧。让他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刷牙、自己洗脸,父母不用过于指正,他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鼓励宝宝多运动、给他们自由的空间。
3、转移注意力。这个方法在孩子2岁左右时很有效,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容易被干扰。孩子大哭大闹时,父母直接用他最喜欢的玩具或事物转走他注意力。孩子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很快就忘记了自己为啥哭了。
.不知曾几何时,内向被看作是一种不好的性格。家长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内向,不爱说话,见人也不到招呼。这样的断论不仅不能让孩子就此变得外向,还会伤了孩子的心,觉得自己矮人一等,更封闭自己的内心。面对内向的孩子,首先父母不能给他贴上内向的标签,更不能让他觉得内向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有内向这个“缺点”,就会失去信心
1.5-3岁这个时期儿童掌握了说话,走跳的技能,开始有意识的自己想去自主决定,所以开始对父母的教导十分反抗,什么都说不,让干什么不干什么,要不停玩,不吃饭...但是这个时期的父母又必须教会孩子正确的社会规范,比如早晨起来洗脸刷牙,不能打人,按时吃饭等,如果管教太严厉,伤害了孩子的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孩子会“怀疑”,而
相比于沉默内向的孩子,大多数的人都会更喜欢那些活泼爱闹的孩子。而对于未来的发展上,性格外向活泼的孩子也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资源也会倾向于这一类的孩子。性格胆小内向不仅影响着孩子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也会限制TA们思维的成长。都说性格是人生来就固定了,很难有所改变,难道性格内心的孩子就这样被决定了一生了吗?其实不对,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