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在逛超市零食区,看见一个小女孩要妈妈买棒棒糖。
小女孩:“妈妈,我想买这个棒棒糖。”
妈妈:“不行,吃糖对牙齿不好,我们家里有。”
小女孩:“我想吃啊,妈妈买一包吧!”
妈妈不耐烦的说:“不可以,已经给你买了牛奶、水果了。”
小女孩:“我要吃啊,这个糖好漂亮,我还没吃过了,”
妈妈开始生气了:“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这也买那也买,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小女孩开始“哇”得哭起来,妈妈去拉她,要她回家。小女孩甩开妈妈的手,并且一屁股坐到地上哭得更大声了。这时超市很多人,妈妈开始不自在了,说:“带你出来就要买这个买那个,以后不带你出来了!” 小女孩哭得更伤心了,开始在地上打滚,引来路人的围观,妈妈被看得不好意思,怒气冲冲的说:“买吧,快回家!” 并且把糖和钱递给小女孩儿,说:“你去前面买单吧!” 小女孩愣楞地看了下妈妈,不敢接。最后,这位妈妈买了糖,抱着小女孩离开了超市。
这个场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很多父母是不是曾经这样对待过自己的孩子?
孩子要买某样东西的时候,家长坚决不让,孩子坚持要买的时候,又给孩子贴上“不懂事”的标签。
孩子开始当众哭闹撒泼时,觉得很没面子,又开始虚假接纳:“你去买吧!” 最后无计可施,妥协!
如果我们换种沟通方式,会不会好些呢?
到了夏天宝宝们容易出汗,很多母亲都会考虑将头发剪短。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理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宝宝们对于发型的要求不高,很多妈妈会选择自己买工具给孩子剪头发,不专业的手法经常会伤害到宝宝。理发师的手法虽然快速,但是孩子更加不愿意配合,这是因为孩子惧怕理发店的陌生环境,还有剃刀的声音在耳边,都会让
大概每一个女性成为妈妈之后,脾气都会暴躁起来,这都是因为平时会用吼叫的方法来让还孩子听话。母亲的“河东狮吼”,想必也是在很多儿童心里最深刻的事情,甚至要成为一道阴影。母亲都知道教育孩子不能用吼,但是实战和理念并不一样。看到孩子将自己刚刚收拾好的玩具又翻乱了,孩子磨磨蹭蹭不能出门,母亲怎么忍得住不吼一声呢。曾经听到一个母
现在很多还是都被视为掌上明珠,所以摔倒了时候妈妈也会特别心疼,第一反应就是要上前安抚。当然也有一些母亲可以想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会控制住自己想要帮助的想法,让孩子自己站起来。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大错误,母亲需要重视的是在亲子交往中的适度原则。也就是不要让孩子感觉到冷漠不关心,母亲需要对摔倒的孩子进行鼓励。但是也不要让孩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