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还在襁褓的时候,我对于孩子万千宠爱集一身还是觉得蛮享受的,心里很多次窃喜儿子从小就有那么多人疼爱着!
可慢慢到了孩子长大,孩子一摔倒立马有人扶起来,孩子一哭泣立马有人心疼着,孩子一发脾气立马有人哄骗着,这样的形式慢慢发展下去,估计孩子还没长大,他就会成为一个别人家口中的“熊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给予孩子爱,也要帮助他们成长。溺爱和惩罚都是不可取的。
无比庆幸在孩子未出生时就开始学习了关于亲子教育的各种书籍和课程,虽然不能和老师们相提并论,但这并不妨碍我把他们实际运用到我的孩子身上。
集合了全家人开了一个家庭会议,通过各方争辩和讨论,我们的结果还是对“熊孩子”敬而远之。那么,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学着改变自己,让孩子看到我们的改变并慢慢的接受,而不是试着控制他人并且让他们改变。
儿子在玩积木,突然把玩具碰倒了,这时候他开始哇哇大叫,满地打滚!如果是之前的做法,我们会批评他自己把玩具推倒还敢哭闹,老人则会立刻赶过来救场。
但是现在,我决定先让他停止不愉快的发泄。
我指着玩具对他说:“玩具倒了,可是它还想继续跟你一块玩,那现在你该做些什么呢?”
儿子从地上爬起来,有点诧异我居然没有指责他,就着一脸鼻涕泪水的回答:“我……应该先把他们扶起来。”
“那么,现在积木需要你的帮助。可是你现在不开心。我想,它会等到你开心的时候乐意把他们扶起来。”说完,我一动不动的看着他。
他没有动,皱着眉头,嘟着嘴,挂着鼻涕泪水的小脸透着一股不情愿。我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和态度。
在看到我没有任何动作时,他揉揉眼睛,扭了扭身子,开始换成希冀的目光看着我,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想让我帮他把积木扶起来。
我微笑的看着他:“我知道你需要我的帮助,我也很乐意。但积木会更乐意你把他们扶起来。”
终于,他看了看积木,又看了看我,伸出小手拨弄了几下积木,接着重新开始把积木一个个排排放好。
“积木们表示很开心,他们希望跟你一起愉快的玩耍!”我摸了摸他的头。
他有点不好意思,试着躲过我的手,小手不停地继续拼着积木。
你看,有时候事情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高难度。
在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先问问自己:脾气发了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孩子哭闹得更厉害?孩子因为你发脾气而害怕、妥协?那么下次呢?是不是总要通过这么爆肝的行为,孩子才能听话?长期以往,孩子会不会变得易怒、懦弱或者胆小?
转换一个思维就是一个新的世界。虽然我知道这并不简单,也需要持之以恒。坚定自己的内心踏出第一步,和善的和孩子一起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美好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执行出来的。
也许你、我还有我们的孩子并不完美,但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努力改变他,何况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因为不完美而更美丽,不是吗?
.很多在带孩子的妈妈可能经常会查阅很多关于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的一些育儿方法,经常会苦恼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和实行。因为有时候担心可能因为不合适的教育方法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其实小编这里要告诉妈妈们不用担心,也不用过于纠结,小编今天有发现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这个方法就是让孩子也学着帮你做家
很多时候处于幼年期的孩子总是好奇的,有时候也是固执淘气的,他们其实很多时候都还没有形成成熟或者正确的思想意识,但却开始想拥有自主意识和自己做决定的权利,虽然他们经常做的决定都是不成熟的。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有一些教育专家会说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要耐心的给讲解道理,不然可能会对孩子不好,孩子会不服气;但其实小编要告
会不会有不少时候一些女性朋友经常看到别的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她们可能有的时候经常都是好像特别难以忍受孩子的行为,所以有时候都会口不择言去打骂孩子?可能对于这样的一种现象会有不少女性朋友平时都会常碰到,而其实可能教育孩子确实有的时候是需要这样的一些手段来进行的,毕竟是慈母多败儿;但是可能小编也要去提醒一些女性朋友在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