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猩红热症状-临床表现
潜伏期2~5天,也可少至1日,多至7日。起病急剧,突然高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若细菌是从咽部侵入的,则扁桃体红肿,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渗出性膜,软腭黏膜充血,有点状红斑及散至性瘀点。发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见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之中,称为“白色杨梅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色鲜红,舌乳头红肿突出,状似杨梅,称“红色杨梅舌”,同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二、猩红热症状-前驱期
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三、猩红热症状-出疹期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病初起时,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突起,称“杨莓舌”。
四、猩红热症状-恢复期
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脱皮持续2~4周,不留色素沉着。白细胞计数增加,多数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增加达80%以上,核左移,胞浆中可见中毒颗粒及窦勒氏(Dohle)小体,嗜酸粒细胞初期不见,恢复期增多。
五、猩红热症状-类型
(1)普通型
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患者属于此型。临床表现如上所述。有咽峡炎和典型的皮疹及一般中毒症状,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1周左右。
(2)轻型
表现为低热,全身症状轻,咽部轻度充血,皮疹少、色淡、不典型,可有少量片状脱皮,整个病程约2~3天,易被漏诊,今年来多见。
(3)重型
又称中毒型,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剧吐、头痛、皮疹可呈片状或出血性淤斑,甚至神志不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及周围循环衰竭、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等。此型病死率高,目前很少见。
(4)外科型
病原菌由创口侵入,局部先出现皮疹,由此延及全身,但无咽炎,全身症状大多较轻。
六、猩红热后遗症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致病菌为化脓链球菌,急性猩红热发病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这是因为在急病期致病菌可以随血液的流动“流串”到其他器官,并导致该处的炎症。比如在关节,心脏,肾脏等,引起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急性肾炎。 但是并发症和后遗症是不一样的。猩红热后遗症是很少发生的,妈妈不必担心猩红热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健康,主要做好预防和及时治疗就能让疾病治愈。
.痱子是什么痱子多发生在夏天,是宝宝常见的皮肤急性炎症,汗孔阻塞是引起痱子的主要原因。宝宝长痱子的部位多在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宝宝比成人更特殊一些的情况就是会在头部、前额等处出痱子。痱子的形态首先表现为宝宝滑滑嫩嫩的皮肤变得很红,接着就会出现小红疹,大概是针头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并且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
宝宝患佝偻病的6大误区:误读1:补钙就可预防佝偻病苏宜香教授说,佝偻病有许多种,最常见的就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医学上对该病的定义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所以说这种病和补钙是没有关系的,家长给孩子吃再多的钙剂也是没有用的,如果体内的维生素D不足就有可能患此病。致病因素
小孩支气管炎病因感染(15%):病毒和细菌的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较常见的有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大多数病例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气候因素(15%):当气温骤降时,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可以产生气喘等支气管炎症状。另外,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