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位读者妈妈的来信,她说自己的儿子现在一岁半,但是从一个月前就开始乱扔东西,比如说在陪他玩游戏的时候或者是在吃饭的时候,孩子就会朝有人的地方扔东西,最后这位妈妈还补充道:“一开始我觉得孩子调皮点聪明,尤其是男孩子这样更有活力,但要是砸到了别人该怎么办啊?而且他的力气还挺大的。”
我问了这位妈妈平时是怎样面对孩子这种行为的?妈妈说:“他扔东西的时候,我会制止,但是他不听话,还是会继续扔东西、扔玩具,后来我拿他没办法,总不能他在那边捣乱,我还要在后面收拾残局吧?这样他更高兴了,所以我就不管他了,最后在统一整理。”
看得出来,孩子这样的行为确实让妈妈困扰,其实关于这样的问题,很多的家长都反映出了问题。但是孩子扔东西,制止孩子虽然是一个回应,但却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阻止孩子扔东西应该这样做。
1、 不说“不”的语言,用正面话语对孩子引导
因为当你在阻止孩子的时候,孩子的思维是直接的,并且你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只会对孩子说“不能XX”“不准XX”这样类似的话,往往是会让孩子加强对“不”字后面内容的误解。
所以应该多用正面的话语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比如:玩具要在桌子上玩。这时,孩子如果不配合,家长只需要多加重复,并且具体的跟孩子说哪里可以扔玩具,哪里不可以就可以了。
2、 接纳孩子的行为
对于孩子扔东西的行为,其实也是在锻炼他们的上肢力量,对于孩子身体的成长是有益的,所以,这时候家长就不应该去阻止孩子,应该让孩子确立一种“我能行”的自信感。
而孩子只是觉得妈妈捡玩具的这个行为很有趣,所以才会激发他们做出扔玩具的这种行为,所以,妈妈们要想真正的引导孩子,首先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定的判断,而且一岁多的孩子是可以理解到妈妈的指令的,妈妈们在对孩子发出指令的时候只需要坚定而友善就可以了。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很多家里有新生宝宝的爸妈都开始担心一件事,就是应不应该给新生儿喝水?以前我是说过6个月内的婴儿喝母乳或者奶粉就够了,是不必额外补充水分,担心孩子口渴的。但是就在前几天我家宝宝出了肺炎用了疫苗之后开始发热之后,当时因为孩子吐奶,我就给小宝喂了点水,可是被我爸看到,立马跳了起来:你不是说6个月内不能喝水
我们知道童年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在我们对孩子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的改变还浑然不知的时候,孩子竟然转眼就要入园了,但宝宝从家庭到学校还不具备自理能力,我们做父母的要如何做呢?我认为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不仅仅是靠学校、老师的影响,还需要做父母的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的培养。但这个培养不仅是教会孩子要如何收拾东西,如何学会
孩子犯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事情,试误论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不停地触发错误然后才能够获得正确的方法。而母亲应该用强化的方式来让孩子多多增加正确的几率。那么当孩子做错了的时候呢,显然母亲不能像对待实验中那只猫一样,不找到正确方式就会挨饿。但是在生活中,惩罚仍然是很多孩子做错事时受到的唯一待遇。很多惩罚之所以在很多母亲身上非常常